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基地建成后,以第一座反应堆和第一台加速器的建成为标志,新中国进入了原子能时代。以此为基础原子能院在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攻关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在这里创建功勋,有60余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国内十几个重要的核科研和生产单位由此派生,从这里输送出去的各类骨干人才达一万多名。原子能院也因此获得了我国核工业“摇篮”和“老母鸡”的美誉。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赵志祥、薛小刚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院(所)长。现有职工4200多人,其中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1300余人、两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72人、硕士生导师27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中核集团首席专家9人、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10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
中国原子能院是我国加速器最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原子能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反应堆和加速器两大学科为主,八大学科并举的综合性研究基础。具有七十年的加速器军工制造技术,研制生产的国内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加速器。至今仍保持着强流加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要的加速器研发基地。成功地研制了14MeV强流短脉冲电子直线加速器、2MeV-9MeV全系列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4MeV/6MeV双能直线加速器、2MeV自屏蔽电子直线加速器、350kV大功率高压型加速器、10MeV/15-20kW大功率强流直线加速器等多台强流加速器设备,覆盖了国防工业应用领域所需的低能、中能、高能各种类型加速器,先后研制成功不同技术规格的直线加速器共十余种,其中8种为国内首台研制,一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研制方面,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多能量档的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在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工业化产品系列化开发与应用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12月研制成功的中国首台10MeV/20kW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荣获国防科工局、中核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辐照加速器产业化示范中心”。拥有加速器核心技术及部件的研发生产制造能力。
“十三五”期间,原子能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路径,实施了6项科技成果的许可,兑现了两个科技团队的激励。高能辐照加速器是核技术应用领域代表性技术,更是原子能院乃至集团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2019年,原子能院联合山东恒辉集团等企业,在2019年12月30日注册成立原科恒辉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辐照加速器及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辐照工艺研究、服务和推广,辐照站的投资、建设和运维,以及辐照工艺研究和辐照站的投资运营,建设辐照加速器及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辐照示范基地,打造国内辐照加速器的供应商和承接原子能院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公司在烟台莱山设有辐照加速器及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辐照示范基地。